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電動機車營運模式與電池交換站的討論

這個原先在EV DIY Group的討論串,討論到電池交換站的營運模式,電動機車的性能,甚至專利的保護等,值得一讀,摘錄於下,...



電池交換站,永遠有規格不統一的問題,還有消費者拿全新電池去交換中古電池,還要付業者錢的違反消費習慣的問題(也有消費者拿快報廢的電池去換全新的電池,然後轉賣的問題)。
除了造型不錯外,由於HTC從來不是以創意與技術聞名,所以它的前創意長與前技術長設計的這款電動機車,也是普普,..
由前 HTC 創意長陸學森 Luke 與前 HTC 技術長 Matt Taylor 共同創辦的...
PUNNODE.COM


  • Gogoro 的智慧城市野望揭曉——不讓你插電的電動機車 - PunNode 科技新創榜
    由前 HTC 創意長陸學森 Luke 與前 HTC 技術長 Matt Taylor 共同創辦的...



    • Vincent Chen 另外,它的輪距與車身的比例過長,應該會讓它的操控性與穩定性變差才對,...


    • 邱文福 所以只剩「配銷」、「通路」.............。


    • Cherub Shiao 別在意,這很明顯是拿做小東西的概念去做機車。反正他們本粗最好了,理想合不合現實沒關係 XDDDD


    • Jieh-hwang Yen 募了數十億~~~


    • CChang Yang 前 HTC 創意長陸學森 Luke離開時由王與尹"籌"資,而非"募"資,...這也是近三年多前的事了....




    • 楊智淵 如果電池本身是由交換站供應的話,而不車子的售價上,這樣就不會有新舊的問題了不是嗎?只是在使用電池前,可能要繳保證金之類的,

      話說他們沒選在台灣先販售,而在美國,搞不好是因為那邊還沒有交換站的業者,也就是可能會獨占也說不定


    • Cherub Shiao 會出現金流問題,因為如果要廣設電站,最貴的東西是電費。電池可以用很多次,機車也能用很久,但電費是每次用都會被收錢。

      那,一台機車能不能有這麼高的淨利來支撐他們搞電站?
      另一個問題就是,電站的電池數量不夠的話,會被消費者罵到臭頭…那一個電店到底要有多少電池才夠? XDDDDDDDDDD電池要充得很快很快唷 XD
      如果電站是投幣式的,多少讓消費者補貼一點,那,機車本身他們又能賺多少?消費者為了環保而投入多少才是合理的?呵呵


    • 陳映誠 交換電池方式?依性本惡思維!經營者是否有風險?


    • Cherub Shiao 封閉系統就是這種思維下出來的東西。風險層次不在於系統內,是在美好的理想系統之外。


    • 邱文福 他們不就可以在台灣生產、行銷?


    • 楊智淵 他們好像是用月租的方式來收電池的費用也


    • 陳映誠 某國!機車送你!換電池時再收取費用!


    • 邱文福 這是一招。財團營運法,台灣,買一送一法。


    • Cherub Shiao 月租的話,誰要買? = =假設買了,萬一交換站要是沒滿電的電池的話,一次就會被罵到臭頭。而如果為了要滿足交換電池的數量,可能要有很強大的後勤資源,就算充得再快,也不能讓人等十分鐘。


    • 蘇家慶 有沒有注意到,沒提續行力航力。我覺得關鍵問題在於:電池很小...

      對內解釋...我們廣設電池交換站,騎了30公里,沒電的機車騎士,就可以到交換站去買個電池,提到機車處交換。
      基本上,我覺得這是個騙錢的東西罷了。
      這不是個創意不創意的問題,而在於,缺乏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能力。
      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天馬行空想個點子,但實際上,有無商業可行性才是關鍵。
      其實這只能說HTC,缺乏像樣的人才。


    • 邱文福 這和 htc 無關了


    • 楊智淵 有提到,40km/h可跑100km,正常路段騎乘,可跑60Km


    • Morton Wu 這個網站寫的更清楚,全新的電池可以行駛100公里...http://iphone4.tw/forums/showthread.php?t=214687


      [消息] gogoro推出全新智慧型電動速克達 - iPhone4.TW
      http://cache.iphone4.tw/phpupload/savefiles/2015...
      IPHONE4.TW


    • Cherub Shiao 就算電池容量…簡單來算也就知道狀況是怎樣。假設電池充電時間是15分,那基本上就要有15組,才能每分鐘能提供至少一組。以這個例子,就是30顆。如果電站只能每分提供一組,這是很惱人的事。當然平均看來沒問題,但是飽合攻擊之下會有問題。

      電站的電池數量絕對不是像他們畫的4 組,至少也是十來組。


    • 陳映誠 大家要到市府跨年!也要換電池!誰救誰?


    • Morton Wu 好不容易有大廠,帶著大量資金、技術進場,怎麼大家都只看到問題??

      別忘了這台是有雲端軟體平台的,手機的APP會告訴你,哪個交換站有可交換的電池,還可以預約呢....


    • 蘇家慶 我解釋一下,這個60公里的含意....60公里是:全新出場電池。

      實際正常使用該是40公里。
      而你騎到40公里時,車子就跑不了了。而更諷刺的是,你可能才騎著30公里,就要緊張的找:充電站在哪裡?
      這是甚麼鬼東西?!應該只有智能低的人才想得出這種產品吧。


    • Cherub Shiao 因為做得好的,說出來沒有意思啊 XD

      反正還是希望他們搞得起來啦,不然就像台北的停車場,熱區內找不到停車位,有停車位的停車場,走到腳酸。
      所以,好的分析軟體會告訴車主,雖然還有十公里的額度,但該充電了,不然下一電站很遠,你牽不到之類的 XD


    • 楊智淵 產品很清楚的定義是都會使用,所以不會跑太遠,也不會跑太快


    • 邱文福 一台有兩顆電池喔。未來......一個佔可以放幾組「備換電池機」?可以放到......這都是彈性。


    • 蘇家慶 也就是...才騎著一二十公里,急著要找充電站...


    • Cherub Shiao 其實要考量的很多啦,但,消費者沒那麼乖的。


    • 蘇家慶 我必須講,現在很多鄉下地方,都有區域性的小型充電摩托車。無須充電站,有電線插頭就好了。

      更便宜,也更方便。


    • Cherub Shiao 那種充得慢啊旁邊應該順便開咖啡館吧


    • 蘇家慶 反正都是小範圍的使用,HTC的前高階主管的,也沒有多少擴增應用範圍。

      這種小型充電車,一般都是直接在家中充電就好了。
      最起碼比這個電動車在使用上有商業可行性。不用架設充電站。


    • 楊智淵 不是每個家都有位子可以插電呀,可插電就必須要購買一組電池了


    • Vincent Chen FYI,電池交換站,是個老概念,從來沒有成功過。有一家電池交換業者,擁有的專利是吸附式的電池盒,不用打開來換,開進電池交換站,底盤就換吸附了一個新的,...看起來很炫,不過好像一年前也倒了,...


    • Cherub Shiao 鄉下嘛…不過我家有50米延長線 XD
      1月6日 17:38 · 讚 ·  1

    • 蘇家慶 我只能講,這不能算創意...甚至連改進的成分都沒有。

      只能講是抄襲前人智慧,但抄的還非常差。


    • 陳映誠 先集思廣意!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讓電池交換站癱瘓?我強調不是看衰!是現實面會不會發生?


    • 蘇家慶 我要講的,,這種貨色,都可以擔任HTC高階主管,看得出HTC這樣快衰敗的背後道理了。


    • 邱文福 去中國看過沒?我培訓的小朋友給我看,小區房子都是「地對空」延長線到處有,充他們鉛酸電池.


    • Cherub Shiao 電池交換是基礎建設,這也是為什麼TESLA、TOYOTA要放專利,放了以後他們的規格就能興起,也能延伸製定規格了。

      這種眼光是放在幾年後,而不是現在。


    • 蘇家慶 實際上,真的不用到中國去看。你到鄉下地方,充電車已經很流行了。

      物美價廉,使用方便,又便宜...


    • Cherub Shiao 順帶一提,我沒見過哪個品牌能在只有一個競爭者的狀況下,持續經營一年之後,每年加一個競爭者就市佔退一名的。

      更正一下,在主要競爭者第一年加入之前,他們是全球智慧型手機主要代工廠及自有品牌。雖然不是當前這種意義上的智慧型。
      所以,我沒見過哪個品牌,在一個市場盤據多年,之後每個競爭者加入都能將他們逼退一名的。


    • 邱文福 我是10年來的經驗談,不是專程看


    • 楊智淵 地方大的好處呀,但人口密集的地方,寸土寸金的,還有不能私自販售電,要怎麼做才能電車有效利用呢?


    • 邱文福 智慧汽車的發展要經歷四代,第一代是車聯網;第二代就是聯網車;第三代是相當於機器人的智慧汽車;從IT行業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來看,第四代智慧汽車,甚至很可能是小型飛行器,到時候政府甚至無需像現在一樣修高架地道,甚至連馬路都不再需要,飛行在天空飛,而技術使他們能相互之間行駛有度。不過,無論技術如何先進,應宜倫認為,要實現真正的突破,仍要實現全價值鏈的變化,而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變化。總結UBER的成功經驗,應宜倫認為智慧汽車無論發展到第幾代,普及首先要解決模式的創新。特斯拉是IT企業在汽車行業成功的最好例子,但是,特斯拉仍然不算引領了一場革命,甚至不算成功。應宜倫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特斯拉市占率太低。蘋果帶動了移動互聯終端的革命,而與蘋果市占率15%,利潤高達30%相比,特斯拉並非車界成功的案例,特斯拉最大的缺點是市占率僅為千分之零點幾,並不具有行業話語權。 -----------------------------------------------------------------------------------------------------------------------------這裡假設的「共乘制」,歐美已經有40年以上經驗,至於 Uber 的平台提供,那是透過一個 owner 去執行,不是「無主」共乘車。


    • 邱文福 中國品牌密謀合縱逆襲“我們希望智慧汽車能引發一場中國產業的革命,而不僅僅是賣出了幾輛車。”應宜倫說,而前提就是產品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於國內中國品牌汽車企業也同樣如此。受到合資企業產品下降的衝擊,中國品牌連續下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前11月中國品牌轎車銷量同比下降17.34%,占轎車銷售總量22%,佔有率同比降5.3個百分點。中國品牌紛紛想方設法救市。而應宜倫認為,中國品牌最終要實現救市,商業模式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上汽擁有三個年產銷超過200萬輛的合資公司,而中國品牌如果只是靠目前的途徑走下去,實現幾百萬輛,需要很長的時間。相反,UBER僅僅是簡簡單單在商業模式上創新,市值已經超過上汽。

      �M� Uber 是「互聯網」創造的美式「科技股」價值。本文提到的 200 萬輛概念,如何來的?是「車主」買車先,不是平台。


    • 林積益 這台車剛從嘉義騎上武嶺再騎回嘉義, 路程中還騎去 崎嶇不平的 福壽山產業道路36km ,這車 續航力超過gps100km ,配每小時能充50km gps 的電池容量, 最高速度 可以超過gps110km 內含 松下電池 同tesla 18650pf ,希望能像在在廈門玩時看到的,只要給任何一個店面rmb一元 充電老闆會跟你說謝謝讓你充電




    • Minson Lee 我是認為他這個模式是要看在哪裡做,如果他是打算在歐美國家的市郊住宅區,community型態的區域做,是有能夠發展的可能,但是可能作不大,因為歐美人居住的市郊區域面積大概就橫跨一英里左右的距離,所以充電站點設幾個就可以,但這大概僅能用來作代步車.而且還要和腳踏車競爭,由於他們的生活型態和我們不一樣,各位恐怕不能用亞洲的經驗來思考另外雲端平台只是個噱頭,畢竟汽車就是汽車,3C的元素加進來只是個花邊,不會有太多加值,我認為可能根本沒用,因為這還要看他物流補給的方式,他是用中央機房充電然後送到各站點儲存並回收空電池還是在個站點自己設充電設備呢?我認為應該是中央機房充電的,但這就會有後勤的問題,他必須經常派車去補充電池和回收,這是不是反而增加污染?所以APP大概只有你在家裡發現要充電的時候可以去察看和預約,如果電動機車沒電了騎不到充電站,那他們可能要自己開車把機車載去換電池,而如果你是在路上發現沒電了,因為不一定能停下來查詢,你要一邊騎車一邊滑手機跑APP嗎?那恐怕在很多國家會被開罰單,因為是不安全的用路方式,且你預約了也沒用,你可能現在就需要電池,他可能沒庫存,或是你騎不到那裡你要增設站點好了,那是不是運作成本變的更高,實際上我認為換電池的同時應該是會一起收費的,站點變多,費用更貴,恐怕還不如開車,而且這種車除了載人之外,能載多少東西也是個問題至於抽換式的電池,光是機構的可靠和壽命問題就一堆了,汽機車的動力核心部位經常抽換和磨損絕對對安全是負面的,汽車產業第一考量一定是安全,這和3C第一考量是炫有本質的不同,3C的東西基本上責任很低,因為不會死人,所以都是以方便簡單為設計思考,汽車不是這樣,他給你方便結果就是不安全他要負責,所以很東西都是做死的,就好像你不會設計抽換式的油箱一樣,像機車的抗/避震能力不如汽車,你又設計抽換式的電池區,經常使用一定會鬆脫和磨損,安全問題就會出來


    • Minson Lee 其實說一句實話,汽車畢竟是汽車,和IT或是3C產業是完全不同次元的東西,技術等級的要求也遠高於IT和3C產業,光是一個safty就打死一堆電子業了,這就是我七八年下來看到的,而這不會因為有EV這種東西出現而有什麼改變,所以你可以去想很多,但是對汽車本身來講,3C的和IT那些IDEA可能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造成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問題我舉個例子好了,EV的底盤系統用電和資訊系統使用通訊頻寬的LOADING都有一定的工業標準限制,超過就是不安全有可能肇事,而我相信絕大多數IT產業的人對這個根本一無所知,只是很夢幻的在想要加這個要連那個,而你今天加了一大堆網通的東西到車上去,這個要上網那個要通訊,你不但造成車內控制網路的通訊負擔也會增加無謂的用電量,更可能把EMC/EMI之類的問題搞進來,而加了一大堆通訊功能之後導致嚴重的EMC/EMI問題非常常見於ADAS的開發設計結果就是你有了一輛有很多使用率很低的花邊功能的車,但是由於安規過不了根本不能上市上路,或者是經常引發奇怪的故障不是很可靠其實在國外甚至在中國都不會有人把IT產業和汽車產業混為一談,因為就工業的標準和位階而言汽車絕對是遠高於IT的,所以真的要做還是要先歸零,把車做好有基礎技術在講,不要總是響說拿IT產業的經驗去搞汽車,這是作不好的


    • 邱文福 Minson Lee 說得好,一點沒錯。基本上,「動力系統」就是應該跟「通訊系統」、「娛樂系統」、「號誌系統」做區別。這樣想就很清楚了。


    • 邱文福 「機車」就單純多了。


    • 楊欣儒 Minson Lee +1


    • William Wu 電動車將成為繼個人電腦、手機後最重要的載具,車聯網不只是將車連上網,而是作為連通『人流、車流、資訊流與金流』最重要的平臺

      提供各位另一個思考方向


    • 邱文福 通用已經在試 v2v 在試啊。


    • Vincent Chen 連一部像樣的引擎車都做不好,淨搞些有的沒的娛樂與通訊系統,有什麼搞頭?腳踏實地把底盤、懸吊、車軸、輪胎、動力系統與駕駛系統搞好先。


    • 邱文福 Cherub Shiao 在主要競爭者第一年加入之前,他們是全球智慧型手機主要代工廠及自有品牌。雖然不是當前這種意義上的智慧型。所以,我沒見過哪個品牌,在一個市場盤據多年,之後每個競爭者加入都能將他們逼退一名的。 ----------- 汽車產業通常做的是10年計畫,需要蒐集的情報,包括競爭對手的未來計畫,全球主要市場的國家政策、國情分析。產品策略是根據這些「big data」來進行預測,並且提供3個以上「對策」,否則是無法通過董事會的。


    • 邱文福 內燃機?中國科技部的萬剛部長是德國 Audi 出來的,他一上任就推電動車「一步到位」,宣布不要再去競爭內燃機了。要搞內燃機,頂多也只是「聊備一格」。


    • Vincent Chen 還有請Smart團隊不要再提啥垃圾名詞,啥雲端、啥海量資料了,那些buzzword只是讓你的話顯得空洞化!你們把電動車的傳動與動力工程做好先。根本還不會爬行,就在幻想飛翔計畫了!https://www.facebook.com/notes/vincent-chen/%E8%A9%95%E8%AB%96iot-%E5%92%8C-big-data-%E5%95%86%E6%A9%9F%E7%9A%84%E8%BF%B7%E6%80%9D/10153049025223799?pnref=lhc

      Vincent Chen
      評論「IoT 和 Big Data 商機的迷思」
      引用文章:最新流行的垃圾名詞:海量資料/大數據(big data)

      其實這些媒體寵兒Buzzwords,例如Big Data & IoT,都是決策輔助工具被神格化的結果,一個是分析工具(Big Data),一個是採樣工具(IoT)。

      ⋯⋯繼續閱讀


    • 楊智淵 其實不會呀,讓你電池永保的話,電池又不用在車價上,只要使用時承租付費的話,其實還好,頂多比油車貴一點點的使用費,就當作是為環保而付出


    • 葉勁廷 幾個版友提出的問題都不是困難問題,一般消費者都想的到。不覺得gogoro開發的人或者是經營者想不到這些問題。會選擇不能plugin一定也考慮過,不過現在市場已經沒有很大,想要靠這個lock in消費者風險蠻高,這應該是他們的選擇。


    • 葉勁廷 美國做充電站軟體,雲端平台還有硬體的公司都很多,不會只是噱頭。like: chargepoint, evconnect,eVgo,greenlots...etc.


    • William Wu Create a profitable growth cycle of battery swapping system




    • 葉勁廷 criticize htc有無創意是out of point. 再說htc這幾年失敗主因是marketing跟brand communication問題,product protofolio mgmt問題,並不是沒創意的問題。你要說世界上有創意的手機公司有誰?除了蘋果還有呢?三星?小米?Sony? 跟htc比 差不多糟吧


    • 蘇家慶 沒人在Criticize htc有無創意吧。而是,一個組織讓怎樣的人,攀登高位,擁有決策權。

      若你發現,HTC的行銷廣告,像是鋼鐵人,這類的必須要徹底廢物無知的人,才做得出來。而這個廣告,這等白癡,還竟然通過了...就知道,這個組織腐爛潰敗。
      而此毫無創意的電動汽車案,大張旗鼓的出自前HTC的創意高層,就可以看出,HTC是卓越優秀的人出頭了,還是劣質腐化低能的人當道了...
      HTC為何沒有競爭力,可想而知了吧。
      你看過那個企業,高層都是廢物時,還能夠有希望的?
      就像是台灣科技業,你看過高層,有哪幾個不是徹底無知無能的廢物。但就不用問,為何台灣科技業毫無競爭力了。


    • 葉勁廷 蘇家慶 樓主就寫了 『由於HTC從來不是以創意與技術聞名,所以它的前創意長與前技術長設計的這款電動機車,也是普普』


    • 蘇家慶 那是Vincent的評論,不是原文...


    • 葉勁廷 蘇家慶 我同意廣告創意marketing有很大問題,組織也有問題。但是gogoro是不同公司吧。你的邏輯是htc創意高層造成之前htc marketing決策失當,且造成htc公司組織潰爛。那這樣推斷gogoro也會照這樣的路子潰爛下去,也許這個邏輯是ok的。


    • 蘇家慶 無論HTC是否以創意或技術聞名,擔任相關職位,就不該說是完全不學無術又無知,是理所當然的。

      就像台灣科技業不以品質見長,不能說華碩、宏碁品質低劣,就該是理所當然的。


    • 蘇家慶 我的邏輯不是這樣說的..

      HTC會腐爛,的原因,由gogoro的創始者的基本智能,就看得出來了。
      因為顯然gogoro的創始者,能力及概念都有嚴重問題...但卻擔任HTC高層出身。
      看得出來,HTC是廢物當道了。


    • William Wu 給台灣公司多點鼓勵吧,至少人家做出來點東西了,我們只能在這打嘴炮


    • 葉勁廷 這邏輯有時間推續上的謬誤, 因果倒置的問題。but anyways, that's not the point.


    • 蘇家慶 消耗這樣龐大的社會資源,僅做出個成人玩具,我不曉得這值得推崇的地方...


    • Yi Liu 這車與SMART的e-scooter外型雷同,不知是否有抄襲之嫌?




    • 葉勁廷 公司成敗公司創辦人跟加入的員工自己要擔,供應鏈也是廠商自己選擇要加入。跟社會成本有何干係?


    • 潘武宏 哈哈~ 來個流動式交換站吧... (概念純屬虛構) ^^!




    • 邱文福 哈哈哈,這個厲害。


    • 潘武宏 整體來說, 好像還蠻好玩的... 貌似電池有點重~ http://youtu.be/KkwljNl89eU


       Gogoro Hands on Demo With Horace Luke
      Gogoro Hands on Demo With Horace Luke
      YOUTUBE.COM


    • Yi Liu 這車如果是要賣給消費者恐怕有點困難。如果四輪車有這樣的用法還ok。另外如果只是代步iPhone的操作就有點多餘。還是產品本身的動力性能得非常優越可以創造樂趣才行。看看BMW的設計就明白。


    • Vincent Chen 我看到那成堆備用的電池組,看到的就是高價庫存的大量浪費,完全不合經濟效益,傻子才投資這,。。。電池價高變現又容易,擺在路邊等著給毒蟲偷,。。。


    • Minson Lee 其實還是要回到汽車的觀點來看,充電站平台,雲端平台還有海量資料這些東西到底對汽車本身有多少加值其實本來就是很有疑問的你今天要進汽車產業,你就要面對一個現實,汽車是實體的東西,在路上跑有人搭乘在上面.所以第一重要的就是要安全可靠,這個作不到,一切免談雲端平台是提供一個汽車和往例網路連線的資訊介面沒錯,但是你能用下載的方式來充電嗎?當然不行啊,你是不是還是要把車開過去充電站充電或換電池,那麼這樣的話是不是我有個導航系統就夠了? 這個雲端平台和APP到底有什麼意義?你要提供電影給駕駛人看嗎?那肇事了怎麼辦?還是說你覺得雲端平台可以一直提供資訊給駕駛人好像很棒,但是你知道駕駛人必需要專心駕駛不然容易肇事,你一直提供那些美食風景的資訊去干擾他,是不是反而不安全?你說提供音樂好了,那跟廣播有什麼不同?還是要一邊騎摩托車一邊滑手機?很多想從IT產業跨到汽車產業的人一直不願意接受一件事,那就是汽車的行駛和駕駛跟你在家裡用電腦是兩件不一樣的事,實際上很多汽車雲端平台提供的數位內容,是給乘客使用而非駕駛人使用的,所以其實價值都不是很高實際上在台灣我帶HIL技術進來和提供諮詢已經很多年了,我看過很多IT和電子業想搞汽車的,坦白講他們是完全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的,因為他們大多分不清楚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生態差異,infotainment會是一個在汽車上有加值的系統,但絕對不會是重心


    • Vincent Chen 對呀,我也是聽到搞電動車的人,開口還在講雲端運算,還有大數據啥小的,我就很反彈,就想罵人!

      我在搞雲端與大數據時,可能很多人都還沒出生哩,連馬達控制的基本原理都不懂的人,連輪胎的胎紋設計,是幹甚麼都不知道的人,跟我談大數據?沒有Domain Knowledge,只會掉幾個術語,是不會讓你成為專家的。


    • Morton Wu 我的感覺是樂觀的,話說,王雪紅的成功開創的例子太多了,電腦上的DDR、智慧手機,都是出自他之手,現在又想要玩智慧型電動機車,我是看好他的....


    • 邱文福 這就是裕隆tobe的下場。本末倒置了,賠了幾十億下去。好像一輛百萬車垮在一萬元的音響。


    • Morton Wu 新觀念往往會被許多人排斥,尤其是已經進來的人,當時DDR和智慧手機,也是幾乎沒人看好,但後來那些不看好的人都.....王雪紅則成為國際上的風雲人物....


    • Minson Lee 至於海量資料,我的看法是在汽車產業上是用不太到的如果你今天是想要考慮用這種技術去設計車款和搞行銷,那可以省省了,全球汽車雖然一年有數千萬以上的銷量,但是各地市場狀況不同,會受到天候和法規的影響,你沒辦法一概而論,而且商品的類型是車款本身而不是一輛一輛的車,所以最後你可能只有幾百筆資料,海量資料本身就不存在

      至於各市場的差異化,也不需要用海量資料技術,比方說同款福特車在印尼和俄羅斯的差異化,天候,法規一目了然,你根本用不著分析,因為俄羅斯很冷,你不做電池和引擎的修改車根本不能發動
      至於說在汽車零件生產上,一樣是用不到的,汽車零件的生產著重於品質的穩定,CPK這些數據有一定的要求,你如果產線的零件的狀況多到要用海量資料技術來分析,那你這個產線根本不能用,要打掉重練的,更何況各大車廠早就在整合要把軟硬體元件的規格一致化,通用化要降低成本統一標準,規範軟體和電子元件的AUTOSAR標準就是在做這個,你狀況多到有海量資料的時候就是你出局的時候
      至於說消費者行為分析,一樣是很有疑問或甚至是很雞肋的,因為汽車和郵購或是shopping mall是不一樣的商業環境,所以你根本不會有什麼basket analysis之類的東西要做,你說美國兩個不同城市的婦女可能因為當地環境和產業的行為不同,比方說一個城市可能購物的比較多,另一個城市可能只是接小孩,那結果還不是一樣買SUV?你會去為了兩個城市搞差異化嗎?因為汽車的車款就是那些啊,sedan, SUV...也沒別的啊,因為汽車本身就是平台,零配那些大多是after market的事,其實這類例子還有很多,大多喊資料分析喊了半天都是徒勞真的要做車,還是要用汽車的方式來思考


    • Vincent Chen 王雪紅開創智慧手機?DDR?give me a break! 你看了太多商周的業配文了吧?她跟她那個不成材的老公,(不是他們玩垮了台朔汽車,)套牢了威盛與宏達電大量股東,還受世人崇敬?真是笑話!


    • Jieh-hwang Yen 自以為是賈伯斯,其實是假伯斯.........


    • Vincent Chen 哈哈哈!


    • 葉勁廷 Big data analysis的精髓以及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用數字說話,分析一定資料量之後才能得到『運用原本人力無法臆測』的事情。如果沒有這種思維,當然什麼東西都不需要做data analysis,因為你以為你都可以用人腦想到,也就回到傳統管理的思維(利用經驗以及一般市場分析)。


    • 蘇家慶 說句實話,這台機車,若不是掛上HTC的前XXX...自始自終都是笑話。

      說穿了其概念,就是智慧型手機,較大的電池,加上輪胎及馬達。
      這不是創意,是玩具。一點都不偉大。僅是暴露對於Field Technology的鄙視的那種無知。


    • Cherub Shiao 有點歪了 XD不過電動是一個趨勢,是個一定會走的方向,現在缺席了未來自然也就沒力。這台車若如宣傳所言,不論造型跟什麼相似,雖然有點糟,但其實已經比傳統車廠做得好很多了,至於其問題,真的技術面的事只能靜待量產後才會知道,但一些顯而易見的,也希望不會發生。


    • 葉勁廷 國際級的汽車大廠在做產品規劃跟定價都會用conjoint analysis,現在也有很多marketing engineering的軟體可以用,這些都是基本data analysis的工具。


    • Minson Lee 汽車產業上面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觀念,SAE這些活動你去參加的話都會很驚艷,實際上大多IT產業在喊的所謂新觀念.其實汽車上都有人做過了,他們不做或是不推廣其實都有其原因比方說無人車好了,VW在2005年就做了而且性能比google的強的很多,只是對他們來說那是在驗證傳動系統還有用於建立實車測試平台而已,所以沒有必要像google那樣炒作或者是荷蘭的TNO好了,他們的無人車技術已經成熟到可以同時用好幾台無人車和有人駕駛的車在跑道上做很激烈的行駛和隊形變化,用來作各種安全性相關測試又比方說影音系統好了,其實早就有MOST這個通訊協定在,而且都是用光纖當線材,但是成本高而且實際使用率很低,所以僅用於高檔車,其實技術不是同一個層次的,很多地方我是很肯定汽車是走在IT前面的,很多事情他們不做是因為兩個原因1.經過實際的應用發現不實際或使用率很低2當時相關的技術不成熟,比方說車用USB,也是很早就有,但是USB的技術一直到3.0以後才能比較接近汽車產業的要求用在核心的系統裡所以這些我是真的建議大家花時間去看看,和IT產業差異很大的


    • 蘇家慶 將一堆無意義的名詞,硬是套上一個機車...不是顯的偉大,而是很荒謬及幼稚罷了。這也是,我看到僅覺得生氣...


    • Minson Lee 我跟車廠一起工作很多年了,研發前端到產線我都經歷過,坦白講車廠不是那樣做的...marketing在車廠基本上是不被視為工程的一環,那些有的沒的是搞行銷的自己在吹噓的而已因為實際上汽車的設計和構成核心的部分他也不會出書去給你看,而行銷這些其實不痛不癢,就隨便他講反而作為宣傳,實際上對車廠來講,行銷是最末稍的東西,因為車作不好,什麼都免談實際上一間車廠的底盤通常不到十個,而這十個底盤上面車身和配備會受到各種限制,這包括了成本法規,安規等限制,所以也不是你要裝什麼就裝什麼,實際上引擎傳動這些上去之後,你能動的就已經很少了,做什麼marketing engineering是沒有用的,能影響最多的就是顏色和部分外觀這些而已,而且外觀還要考慮到空氣動力學,和安全性以及防滲漏的IP等級保護,這些都考量完了,才輪到行銷講話,而這些都考量完了成本也已經底定的差不多了,所以行銷的影響是很小的,因為底盤能裝的東西來就是那些,Sedan用的底盤不會因為行銷需要就變成SUV


    • Cherub Shiao 好像順帶一提都會歪掉順帶一提社會責任。「公司成敗公司創辦人跟加入的員工自己要擔,供應鏈也是廠商自己選擇要加入。跟社會成本有何干係?」其實反過來看就是所謂的Noblesse Oblige。當一個企業要進行一回事,其必需思考的不只是公司的利潤還要思考的是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我做了個東西是抄來的,小改一下而已,研發時程快很多。但是大眾不知道,他們買得很開心。以後,大家都這麼幹,那這個環境會變成什麼樣的環境?就算取得的來源是封閉體系外,但社會成本未來自然會反應出來。很明顯,我好像婊了五分之一的人口?


    • 葉勁廷 " 但是大眾不知道,他們買得很開心。 以後,大家都這麼幹,那這個環境會變成什麼樣的環境 " 這個假設可能不存在,因為不是封閉市場。消費者不是笨蛋,廠商也知道要differentiate from competitors,所以不會變成這種環境。自然有廠商會變成價格取向,有廠商變成品質取向,有人走中間。


    • Minson Lee 至於海量資料,我在十七年前念碩士的時候就是在唸這個,只是那個時候不叫做海量資料,我必須說經過了十七年這個圈子是沒有新東西的,演算法和觀念什麼通通都一樣,差異比較大的就是有的軟體有GUI了而已實際上,很多人以為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第一個就是取得資料和確立目標,但其實這是錯的,第一個你要知道的是現場實際的狀況,不然其實你僅是讓數據說話騙你自己而已我舉個例子,當年有老師要我們分析和規劃一個機場的成本效益,還有運作方式,提出改善的方法,我們就拿資料去作分析,結果出來大家都是錯的,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機場是美國的內陸機場,一天只有一個shift,營運八小時,而大家都以為機場就24小時運作,結果當然就錯,在國外講到資料科學不能背離現場狀況是最基本的觀念,但是在台灣卻沒有人有這種觀念我也看過另外一個案例是作賣場貨架分析的,結果一樣GIGO,為什麼,因為分析的人只看銷售資料,結果他以為賣場是平面的,結果人家是三層樓的賣場透過各種資料和數據的操作,原則上你可以讓資料講任何你要他講的話,所謂運用人力無法臆測的事情可能有很多,但是其實大多沒有價值被視為雜訊,這種東西在分析實務上反而是你要過濾掉的,比方說我分析出來發現很多太太接小孩回來之後會去吃麵,但我是車廠啊,這對我來說有用嗎?當然沒用啊,還是我要轉投資拉麵連鎖店?作這種資料分析第一個一定是要去看全局,找出脈絡,確認現場狀況,接著才是跳進去看到底要不要分析,不然大多是白做工的


    • Vincent Chen 我看到一個TED演講,有個號稱Big Data專家說,讓資料自己說話,所以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調整那一個因素,但是調整出來產出自然就增加了,所以不需要分析成因,只要看結果就好,...我聽了,下巴差點沒有掉下來,...這是什麼狗屁呀?


    • 葉勁廷 Data最終解讀是需要人腦判斷無誤。一開始設定方向也是正確的。新車開發絕對是市場調查先。有Market analysis之後才會進入設計跟底盤挑選,進而到各個配備的挑選。如果是像GM, Toyota這種全球規模的車廠,在哪個市場要打什麼車進去都要做data analysis。行銷當然不是工程的一環,因為順序是先有行銷分析,才有後續的設計開發。


    • 邱文福 「她跟她那個不成材的老公,玩垮了台朔汽車」... 錯了,王雪紅從來沒碰汽車,汽車是三娘女兒,那個工商時報記者先生,離婚了。


    • 潘武宏 哇~ 大家討論好熱烈... 真棒! 咦? 如果Gogoro改回Plug-in充電式, 不要交換電池, 大家覺得這樣會比較有市場嗎?


    • Vincent Chen 好啦那個台朔汽車那段畫掉,記錯了(總之,汽車這行不是那麼簡單的,王家再有錢,也玩不動)。其他部分照舊。


    • 楊智淵 Plug in 模式,然後在家設置快充站(反正這商品幾乎是設定有錢人在使用的精品,騎出來獻寶的)


    • 邱文福 如果Gogoro改回Plug-in充電式 -- 其實應該採取雙軌。


    • Vincent Chen 這樣就沒有搞頭了呀?沒有雲端,沒有Big Data,怎麼搞到政府補助?這個計畫很明顯是幾個業者聯合起來,拿來騙政府錢,購置一堆電池與電動機車,然後擺爛,...


    • 邱文福 台塑集團玩汽車,真的也是亂搞就是。HTC 遇上瓶頸至今未解也是真就是。只是家大業大,族繁難分,外人本來也不易解。他們第一階段的車是王文洋想搞;第二次是三娘體系搞台宇、台朔,現在搞「粉才」的長園也是三娘女兒....,都沒長進是真的。因為沒一個真才實學者加入,全都只用「老臣」,以石化、塑膠原料概念的思維在想一個一萬種零件、幾千種學問參雜在內的「汽車產業」。


    • 楊智淵 交換電池,在最有效壓低售價的方式了,而電池的提供就像汽油一樣,使用者付費,符合一般人使用,不需去煩惱插電的問題,公寓的人都可使用

      不然請問大大們,有什麼好的想法呢?


    • 邱文福 「電池交換系統」,是環保署沈世宏時期的補助方案,北「城市動力」,南「見發」。現在是沒了。人去政息。新政未知。


    • 楊智淵 在國外可使用於社區範圍,或是上班去捷運站的路途,或是校園等等使用,在附近設置交換站,到目的地就可以換電池,就又滿電了


    • 楊智淵 在台灣上市的話,難道就不能用於原本的交換系統嗎?如果能用,那就不用太多麻煩了呀,會不會設置兩套系統插座,可供原廠的或舊型的交替使用


    • 葉勁廷 不要亂問大大們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因為大大通常都只會出張嘴幹剿,要提出更棒的business model確連一個X都放不出來呦!大大還會教你用20年前的分析方法來分析,然後再投入1千億跟超過200年以上的時間投入引擎,底盤,動力的研發,這樣大概才能跟雙B, 頭又大還有三大車廠一拼。可能都忘了接下來200年這些車廠可以投入更多R&D研發引擎,動力,底盤。既然怎樣都贏不了,乾脆還是不要亂創什麼品牌好,反正絕對是爛東西,騙錢,垃圾。


    • Cherub Shiao 真的!還是多看少說,免得以後自己變成大大了之後,還是想不出更好的什麼。

      那個時候就糟了,什麼X都放不出來 XD


    • 邱文福 哪個是大大?


    • Cherub Shiao 啊知,網路上大家不是都一樣大? XD


    • 邱文福 哈哈。其實,這類問題就是「嚴肅」的召開正式「論壇」來討論,恐怕都不容易得到「大家滿意」的答案。最後是,誰有本事搞企業經營成功,那就是答案。然後,MBA就可以找出一套理論,說是「長尾理論」啦、「紅藍海」啦....等等的。紙上談兵,本來就像打高空、打嘴砲。


    • 邱文福 大家研究成立「協會」的目的之一,就包括「最適化經營」的論壇,從「經濟規模」到 user friendly 的思考,去尋找一種真正的可行性評估。有機會,創投都會買單。


    • 楊智淵 只吸收,不拿出來消化一下這怎麼行呢~就交換站而言,特斯拉都一直朝著能源儲存這方面走了,把現在發的電儲存起來,在有狀況時,就可拿來當緊急能源


    • Vincent Chen 講了半天,都不看,大家都白討論了,反正我認為這是個沒前景的計畫,看好的人請繼續,也不關我的事,對這話題我最後一次發言。

      如Minson Lee說過的,車用電池組千瓦輸出功率,不是行動電源,屬於高壓大電力系統,纜線與接頭都有特殊要求,沒有車廠會貿然採取插拔式的設計。
      我看過的設計,有挖空地盤的,也有吸附在地盤的設計,但都是要到充電站去給專門人員使用特殊器具換裝,沒有人採取讓消費者自行插拔的方式。
      因為電池佔了電動車約一半的成本,而電池交換站要有至少相對銷售車數的充好電的電池組備換,等於要儲備一倍的電池組備用,不太經濟。
      另外,這樣使用鋰離子電池,每次都用到快沒電才去換充飽的,會加速衰老過程,循環壽命短。
      40公里的續航力,只給你大約五到八公里的巡邏區域,最多十五公里的上班距離(等紅綠燈,塞車,電池效能降低等),你每天要去換電池,你會煩死。


    • 楊智淵 100-60-40km這續航起伏也太大了吧?


    • 邱文福 中國那麼多電摩不知道有多少不是「插拔」充電的?電單車的電池呢?中國過去是鉛酸太重沒人拔,三元電池後,怕被偷,就都帶回家充了不是嗎?


    • 楊智淵 在電池內設置繼電器來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確保安裝時不會放出大電流,在安裝後啟動鎖緊裝置,確保電池接點是緊實的在過大電流,以上的想法應該是ok的吧,他有沒有這樣做就不清楚了


    • Vincent Chen 電池交換站只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但是電力基礎建設不足,以及充電站(交換站)設置密度不足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用路燈附設充電站,路邊商家插座就可以充電,是比較合理的做法,但是這就限制了電池容量與充電速度,不過就現有電機車的使用習慣來說,這是比較合理的方向,但電動車動輒七八十千瓦時的容量,可能還是帶著發電機走的增程引擎(或燃料電池)比較實際。


    • 葉勁廷 如果樓主一開始波文就像上面寫得這麼精準,想必樓也不會蓋歪。


    • 楊智淵 說真的,這車對我這重實用度而改裝的人而言,真的是很雞助呀

      爬升角度30% (17°): 30 km/h (19 mph)20% (11°): 40 km/h (25 mph)10% (6°): 60 km/h (37 mph)
      我的是25度,所以這車不適合載重爬坡這還是10年前就有的車種耶



    • 張宇凱 應該先從離島試起....先讓綠島或澎湖的出租機車電動化吧......


    • Cherub Shiao 樓,是一定要歪的。


    • 楊智淵 這是真的嗎?

      如果沒電的時候,除了可以用充電線充電之外,Gogoro會廣設電池站,
      http://www.nextmag.com.tw/....../business/20150107/12829905

      零元電動機車不是夢 王雪紅投資Gogoro玩真的
      4G時代來臨,零元手機免費帶回家早就不稀奇,但...
      NEXTMAG.COM.TW


    • Cherub Shiao 看他要跟什麼合作綁什麼東西啊,金流怎麼生出來是很實際的。


    • 葉勁廷 續航力不足,不能plugin,一定要廣設交換站,不然誰買?規模如果做不出來,又想綁住消費者,風險很高。


    • 潘武宏 大家不要緊張, 據報導會選擇超過 1,000 萬人口的亞洲大都會起步, 我猜-->不是北京就是上海 ..><..><p> </p></..>


    • 王偉兆 很好的車啊,先在市面上運行,在ㄧ步步的改進,有誰能一步到位呢?期待gogoro能把一般大眾的對電動車的觀念改觀,續行力打8折對一般使用者是綽綽有餘。


    • 謝慶儀 其實 他們想的就是加油站的模式

      從 城市動力出走 成立的 信璽去年在台灣智慧城市展 獲邀跟IBM攜手展出 受到矚目台灣這個電池交換站 .... 嘖嘖嘖 ... 有點看頭
      智慧城市 主要元素 = big data + renewable energy + EV + LED這中間 手機(替代智慧電錶的 ICT功能) 把他們串起來因此扯上 Htc 就有意義了然後 擺進住宅 人上去 城市的風情 又不同啦!


    • 遊詠謙 感恩版主,借分享


    • Vincent Chen 吸金術


    • CChang Yang 感恩一姐,解盤借分享,確實在商模這邊有其佈局……也祝福Gogoro繼續向前,能打下幾個case後順利上市完成公司第一個重大目標-順利上市,取得這場持久戰後面所需的糧草(新創先期金流pool重點在資本市場募資而非產品獲利,Tesla亦同……)


    • Diy Taipei gogo的商模太未來了,要等到所有道路都要電子收費才可能發生, 就是你1踏出家門上路就要用電子收費,現在做太困難了,可以當概念機車看看,號稱跑120KM也沒有驗證報告!


    • 葉勁廷 現在講上市還太早了,要連續獲利數年才有機會..投資交換站成本頗高..能先打平就不錯了。 重點是量要怎麼出來..


    • 黃智銘 我印象中~中南部有一個"3e電動聯盟"已經做滿久嚕~!據側面了解......目前環境與法規都不友善.....


    • Dixon Huang gogoro續航力是一個非常大的問號,我用e-moving bobe的數據跟他比較一下:e-moving: 馬達最大功率:800W續航力:44km極速:25km/H電池:48V/10AH以極速25km/H行駛44km需耗時1.76H。假設馬達最適功率400W(最大功率/2),那行駛44km耗能704WH再看電池,48V/10AH=480WH,雖然跟馬達耗能比還是不夠,但也還好,不算離譜gogoro:馬達最大功率:6400W續航力:100km(@40km/h)極速:95km/H電池:???以適速40km/H行駛100km需耗時2.5H。假設馬達最適功率3200W(最大功率/2),那行駛100km耗能8000WH再看電池,因為沒有資料,就用emoving的電池代入:8000WH=48V/166AH,等於要放入16顆emoving的鋰電!!!

      要不嘛他們有黑科技,可以讓馬達巡航時耗功降低10倍,還是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0倍!!要不嘛就是在鬼扯。我比較相信後者。


    • Yi Liu Gogoro用的是與Tesla同級的電池續航力確實可能達到,但是成本應該非常驚人


    • 邱文福 學智能手機,綁約3-5年。


    • 楊智淵 如果他們是使用72v15ah兩顆的話,正常騎乘可以跑60km左右是沒問題的


    • Dixon Huang 用$/AH來看,Tesla的NCA電池成本是最低的,只是1.你要敢用 2. 現在有錢也買不到


    • 謝慶儀 Diy Taipei 因為只換電不給你自己充電 於是鋰電池的管理晶片 很容易計算你使用多少電力 <= 這個系統 已經在台灣 run 三年多啦 ! 跟新北市合作電池交換系統的 "城市動力" 在未上市股票盤裡 目前喊到一股 60囉 ...重點是 : 取換電池過程中 " 電池摔落 或傷到人" => 費用怎麼處理?


    • 葉勁廷 曾待過公司未上市一股超過60, 上市後跌破20...


    • 楊智淵 在機台前面設置攝影機,可釐清案情


    • 葉勁廷 謝慶儀 不然就要請員工來幫顧客換電池,就像台灣加油站都還要有人幫忙加油一樣。國外都自己加油,如果發生意外可能消費者自己也要付很大責任(?)


    • Yi Liu 城市動力並不是一家正常經營的公司。財務從未上過軌道,很難去和Gogoro這樣的公司相提並論


    • 陳映誠 各位超級大大!你們把人家心裡的苦都講出來!人家是否知道?我們不知道!知道!在煩惱!不知道!在等危險!他後面還有一堆問號!


    • William Wu 中國看台灣跟台灣看台灣的差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0NjcxOQ......
      GeekCar
      一家来自台湾的创业公司 Gogoro 在今年 CES 上推出了一电动摩托,然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小小的刷了一下屏。
      MP.WEIXIN.QQ.COM


    • Teddy Wang 最后说一句:像 Gogoro 这样的创业公司在台湾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海峡那边的科技亮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


    • 邱文福 城市動力 -- 敢學嗎?跌破20,變壁紙吧?


    • William Wu 邱文福要跟洪總聊聊嗎?


    • 邱文福 幾年前小聊過。他現在股本已經2個億了。


    • Vincent Chen 我覺得從投資市場賺錢太容易,急功近利,靠吹牛就能炒股,讓台灣的技術研發不能生根。而大陸是政府補貼太過,根本是逆勢操作,好大喜功不切實際。兩個市場都很畸形,不適合腳踏實地的新創技術團隊發展。要做技術創業還是要去美國搞。


    • Vincent Chen 再提醒一次,這個主意仔細思考過其技術與需求限制後(我都提過了,不再重複)不太可行。

      其中,市售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大概兩百次,以Gogoro這種電池交換模式,每個人都會是騎到快沒電才跑去交換站換充飽的電池。騎士還要保留能騎到交換站的距離,所以,全新電池頂多可以跑50幾km,一陣子之後,電池都變成是中古的,大概就只有40幾km的續行距離。所以,全新的電池,經過半年之後,而且保證絕對撐不到一年,這些電池都要報廢淘汰,再全部添購一次,不然怎麼充,都充沒電。
      我覺得這是賣電池的陰謀,...


    • 潘武宏 咦? 松下提供給Tesla的18650蕊心材料到底有什麼秘密, 敢讓Tesla提出八年不限里程保固... 像挪威里程排名第一的車主, 開1年就破10萬公里(100,000/400公里=250次), 而且他還只是Tesla使用里程世界排名第三而已, 松下的電池真的有那麼強嗎? 台商不能取代他嗎? 松下該不會也提供給Gogoro八年保固吧...


    • Teddy Wang




    • Cherub Shiao 松下只要做起這筆生意,日後就有更多生意。同時,量一大起來,對原料及製程或通路都有權喊話。

      那電池管理也應該有一定的程度了,就算有很多重度使用者,保持他們的滿意度也能有標桿作用。TESLA開的是八年,不過松下不一定是開八年,感覺沒直接關係。


    • 潘武宏 為了供應松下的18650, Tesla Gigafactory正大興土木, 2017年大供貨, 成本可望下調... 而摔電池搞不好也是商機, 摔一顆電池收3萬! 哈哈~ 就像租iPhone5手機, 押金1萬5, 摔壞了賠押金~




    • 楊智淵 電池的可使用量應該是可以被設定的,比如限制使用者使用到20%就不能供電,在充電時只充電到75%,反正計價方式應該是在電池上設流量表,以使用者使用多少電量來計費的


    • 潘武宏 樓上的朋友說的電池保護模式, 我也覺得BMS應該做得到, 但是... 不排除真的是像律師大哥說的那樣, 電池的陰謀~~


    • Vincent Chen 這些都是Tesla沒申請專利的BMS營業秘密,不會告訴你。總共七八千顆電池的容量與壽命管理是電動車獲勝的關鍵。


    • 楊智淵 我覺得他們不可能讓電池商這樣搞的,收電池都會去品管跟紀錄,讓電池電量是合格的,如果電池壽命只有200次的話,那他們也不用玩了,光在每個地方換電池就忙翻了,還要拿回了重組,這麼麻煩的話幾乎不會有賺錢的可能性,所以一定會設計讓電池的壽命可以使用到一定程度才行


    • Vincent Chen Tesla是把這幾千顆標準18650電池分組串並聯,並對每一顆電池做精密控制。


    • 陳映誠 電池一組成本多少? + 營運成本? + 管銷成本? + 利? + ........... 。更換一組多少錢?


    • 潘武宏 咦? 沒記錯的話, Tesla用的電池Wh/kg似乎是最高的, 常見到的訊息都說是有安全顧慮, Gogoro居然敢用, 而其他台商沒人敢用? 究竟大家拿到18650, 真的是Tesla用的那顆嗎? 莫非Gogoro他的那顆電池罐裡也有冷卻液之類的秘密?


    • Vincent Chen Tesla是車廠中唯一使用標準筆電用室內環境用之的小功率輸出之18650鋰離子電池單元,而不是使用為車載室外全天候嚴苛環境設計之大電流輸出設計的鋰電池組。好處是便宜,供應商選擇多,壞處是BMS極端複雜,還要加裝安全隔艙與複雜區域聯防保溫、冷卻與防火設計,這些看得到的結構設計,在他的專利說明書都找得到。

      至於保固十年,基本上是商業行銷手法,因為每次定檢時,都會更換部分電池單元,只是在販賣時,自動把這些,加上預期的其他零件更換成本而計入售價而已。


    • 潘武宏 參考樓上上上的朋友的算法, 拿Tesla 85kWh車款來算一下...Tesla 85000 wh/ 7104 cells = 約12 wh/cell (NCR每顆45g)12 wh / 45g x 9000g x 2罐 = 4800 wh (Gogoro)4800 wh / 馬達(6400w/2) = 1.5小時1.5小時 x 40km/h = 60公里航程(註: Model S用的應該是NCA, 沒資料只好拿NCR來估算)


    • Dixon Huang 因為gogoro的資料太少(連電池容量都沒有),我是拿中華的電動機車資料作類比計算的,你當然也可以用tesla的標準來算,就看那個比較能說服人囉


    • 陳觸掌 電池串併應該是動態管理,有問題的會by pass ,備用的會接上,如此可提升可靠度,我在燃料電池電堆管理時,提出過專利構想


    • Vincent Chen 這個做法應該申請不到專利,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做。


    • Vincent Chen 充電電池的基本問題是均值性不佳,每一顆電池的性能都不一樣。並聯的問題是互相競爭,而不能同時出力,串連在一起又有一個掛掉全串失效與最弱的一個決定整組出力的問題。把他們乘上2的16次方左右,就是Tesla的BMS需要面對的問題。


    • Dixon Huang 我認為gogoro跟Tesla還差的很遠。Gogoro網站上show的技術資料有避重就輕的感覺,電動車該有的重點沒有,反而強調一些不是太重要的規格,玩技術的人會質疑是很正常的。tesla的行銷也玩很大,但技術規格人家可是開放讓你看的。


    • 陳觸掌 專利細節當然不是幾行帶過,還要整合回饋相關動態穩壓及功率輸出,燃料電池的電堆還包括氣閥路徑


    • Vincent Chen 容我多嘴,燃料電池系統發展超過五十年,主要子系統的專利早就被申請完了且已到期,你說的燃料迴路設計回饋控制系統等,這樣的內容如果要說到可以申請到專利的地步,通常都是說太多了,應該用know how(營業秘密)來保護的。這也是國內企業申請專利時的通病,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又說太多


    • 陳觸掌 關鍵是動態接續解決啥問題?反正那家公司也到店了!算我多嘴


    • 陳觸掌 我們在玻璃圈玩專利,會評估切入點的制高點位置,老外很強,但不是無敵。老外CPU公司公布白皮書還是我們過的美國專利呢,我們不打算做蟑螂,等待機會啟動罷了。另,最近國際探討潛水艇專利的技巧~~~許多bar code 掃描製造商及客戶都中箭,該專利藏了40年呢!獲利15億美金


    • Vincent Chen 那行,你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就好了,我就不多說了。動態控制用晶片寫程式控制的,就不要申請專利,因為抓不到別人侵權。


    • 陳觸掌 連結動作及步驟(量)抓的到,觸控領域有Somy 及Sharp 宣告專利,方法專利影響最大,建議佈局時,能先佈局方法,搶到上位權利


    • 陳觸掌 另,一個不知是否成熟的經驗,大國崛起,但許多領域毫無專利基礎,近日對岸全球狂買專利,有道行的公司或個人創新,有取的專利者,可試試機會,取得創業資源。


    • Vincent Chen 嗯,大家可以試試看。


    • 陳觸掌 要找專業律師:-)


    • 張宇凱 樓樓上不就一個 XXXXDDDDDD


    • Vincent Chen 潛水艇專利在美國90年代修法後,就沒機會再搞下去了。而在美國,在專利效期內的侵權行為的求償時效只有六年,所以你說的bar code潛水艇專利申請技巧與求償案例,應該是絕響了。


    • 陳觸掌 有人再研究變種操作,核心專利,一年接一年提出延伸專利~~~老美有基金公司在玩這大錢遊戲


    • Vincent Chen 這是專利家族的做法,用許多環繞著母案的CA延續案及CIP部分延續案,一網打盡所有可能的衍生設計,即使母案已經過期,子子孫孫專利還有效力,可以繼續拿權利金。但就怕被人家想到迴避設計,就白搭了。這樣做當然要花許多銀子來申請及維護這麼多個專利。但是這不是叫做潛水艇專利,這是很標準的做法。還有,如果專利母案太過優秀,是最佳的設計,其他周邊的改進可有可無,這方法也比較沒有效果。例如3D列印專利,不管是噴頭,堆疊,定位,熱熔膠、光敏樹脂、溶劑、粉末、雷射燒結等,這些專利幾年前都到期了,雖然各專利權人都設法申請了一堆衍生設計的專利,但基礎設計已經很好用又沒有專利侵權的顧慮,才會百家爭鳴,大家都在搞3D列印機。


    • 陳觸掌 申請後一年得公開,就藏不住了,最近發現,有些案子冗長的答辯後,取得專利,有點像小潛艇,只是得花些錢(看到一些大廠,一答,答辯的7-8年)


    • Vincent Chen 專利申請人自己的延誤部分,是自己的損失,而專利局或其他因素的延誤,超過法定審查期間38個月的時間,專利局會在證書裡明文還你,所以若據理力爭,提供很多新證據,是有可能讓美國的專利權效期超過20年,不過要說得有道理,不然只是浪費錢,歸類於申請人自己的延誤而讓證書頒發日延後。


    =====



    邱文福
    1月7日 19:52
    政府雖然在開發上有補助,卻徒有政策沒有配套,讓許多有心開發電動車廠商投入大量經費後,卻因為充電站架設密度不夠密集,讓使用上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購買意願降低。另外,超高功率的電網架設也必須靠政府的大力推動,才有辦法購置出完善的環境。

    電動車成本高,政府補助或獎勵資源來自工業局、能源局、環保署、交通部、各縣市政府等,不僅來源分散,發放腳步更是不一,直接衝擊到銷售。「業者已經投入大量成本,但電動車賣不出去,車廠自然血本無歸,又如何讓電動車產業形成正向循環」?



    電動車產業發展的五大瓶頸! | 101創業大小事
    一、性能與價格問題:...
    101MEDIA.COM.TW



    • 邱文福 http://blog.xuite.net/....../44100140-2011%E5%B9%B4......


      2011年 台灣國際電動車展-車展照片
      2011年 台灣國際電動車展 展出時間:100年4月14日至4月17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BLOG.XUITE.NET


    • 楊欣儒 中華汽車的好像賣得還可以啊???


    • 邱文福 少得可憐吧。跟他的汽車比。


    • 楊欣儒 電動機車應該不會跟汽車比 但是也很穩定 有通路 有持續推


    • 楊欣儒 看了資料 從2010到目前為止銷售兩萬輛


    • 邱文福 幾年?那算很好耶。


    • 傅國銘 是否电動机車、电動腳踏車較有需求?


    • 邱文福 是市場「基數」比較大。台灣一年過去有過年銷百萬機車的紀錄


    • 邱文福 http://www.artc.org.tw/....../03_02detail.aspx......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 客戶服務 - 知識庫 -...
      ARTC.ORG.TW


    • 邱文福 http://www.artc.org.tw/....../03_02detail.aspx......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 客戶服務 - 知識庫 - 全球機車市場分析與展望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車輛測試、檢測...
      ARTC.ORG.TW


    • 邱文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8001294-260204


      摩特動力秀新車 誓言登機車市場三強 - 中時電子報
      國內機車市場傳統三強鼎立局面,有望重新洗牌,...
      CHINATIMES.COM


    • 邱文福 http://news.u-car.com.tw/13087.html


      2輪電動車正夯,Smart Escooter預告巴黎亮相
      電動機車似乎成為未來個人移動工具的其中一種概...
      NEWS.U-CAR.COM.TW


    • William Chang 原本目標是電動機車,四年16萬台,三大機車都各有目標,如今四年早已經過了~電動車的目標就更不用提了!坐辦公室訂目標數字!不靠譜的~希望官員對產業鏈發展與使用工況環境建制花點心思~


    • Teddy Wang Wesley Wu 您怎看


    • Sky Simon 中油才是最大的盲點吧!


    • 黃志謙 對岸先從一萬多圓的電動車開始,我覺得很實際,最大廠的一年賣350萬台,不是很好嗎?


    • Wesley Wu 沒注意到被點名了XD~我覺得電動機車的推動失敗其實有很多層面的因素在互相影響:對使用者來說,沒有誘因,也就是沒有吸引江傳統機車換成電動機車有比較好的感覺;對官員來說,沒有跨部會整合,資源重疊的情況下,即使有心推動也是困難重重;對大廠來說,電動機車佔營業比例太小,傳統機車爽爽賣就好,造成小廠努力推,但是大環境就不支持的慘況!


    • Wesley Wu 從ecosystem的角度來看,台灣推動電動機車應該以取代傳統機車為目標,但是政策推動的方式卻是「鼓勵」使用電動機車,而不是強迫使用電動機車!不要說強迫消費者使用很難,只要利用類似於國外排碳量的生產限制,強制機車大廠以開發、銷售電動機車為主,這時電動機車才有機會成為消費者的唯一選擇;君不見幾年前強制二行程機車停產就是藉由這種模式,成果也是非常顯著有效!


    • Max Noble Bwm just has a nack for vivid styling


    =====

    智慧eScooter與充電站並進,Gogoro打造平民特斯拉……….http://technews.tw/…/gogoro-smartscooter-is-tesla-for-the-…/







    • CChang Yang Wesley Wu 持續研究EV非典商模,也趁此機會和大家解釋一下……那Gogoro算EV非典商模嗎?………


    • Wesley Wu 我覺得這目前看不出來耶,畢竟他提的只是使用情境,而不是真的已經運行的模式!更何況我認為他的願景要真正上路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其實過去也有類似概念的產品問世,但最後都是無疾而終,所以我尚持保留態度看待這一間公司





  • 潘武宏 一時興起, 算一下Gogoro里程焦慮問題...
    ----------------------------------------------
    若航程60公里, 棋盤式騎法30x30公里= 900平方公里

    [北京]: 16801平方公里/ 900= 19個交換站
    [上海]: 6340平方公里/ 900= 7個交換站
    [台北+新北]: (271.7+2053)/ 900= 3個交換站
    ----------------------------------------------
    假設北北有3萬輛Gogoro, 3個大交換站, 4天換一次, 每2.5小時充飽=1天16小時(6+1)次充電循環... 則每個交換站需備 30000x 2顆/3站 / 4天/ 7充= 714顆備用電池, 每站約需36坪空間
    ----------------------------------------------
    換句話說, 里程焦慮應該不是問題, 反倒是每站的電池備量才是問題, 還有上下班的電梯效應...
    ----------------------------------------------
    換個算法... 改設小站, 每站僅備80顆電池(8顆x5座x2組)
    總備量3大站x 714顆/ 80顆= 需設置27個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