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豐田開放其五千餘燃料電池車相關專利背後的原因

豐田汽車(Toyota)和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 Motors)由朋友變成敵人!豐田偷學特斯拉招數,宣布將免費開放5,000多項燃料電池車專利,打算藉此加速燃料電池車發展、打垮電動車。<p>Business...
MONEYDJ.COM
日經新聞報導,去年12月15日豐田燃料電池車MIRAI在日本開賣,豐田年度銷售目標為400台,日本消費者、企業對MIRAI反應熱烈,銷售通路指出,目前MIRAI於日本全國的訂單量已達約1,000台,是豐田年銷售目標的2倍以上水準。有顧客詢問時,都會告知顧客「交車恐要等數年時間」。豐田計畫2015年夏天出口MIRAI至歐美市場販售。

  • CChang Yang 這大事被狗狗螺新聞蓋住了;…………不談技術,就資金投入量產線進展來看,燃電除豐田外已相對落後,幾年後鋰電售價終能進入甜蜜點;而恐成趨勢的低油價更會抑制資金投入新能源技術開發量產設備,以及包含運營基礎建設…………豐田此刻背水一戰,要打一場扭轉電池主流技術路線的硬戰………… https://transportevolved.com/2015/01/07/tesla-gigafactory-update-high-res-shot-shows-buildings-now-going-reno-nv/


  • Yi Liu 我研判豐田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如此的做法是有意打擊電動車的發展,氫燃料電池車其實賣不了太多但是可以達成拖延電動車成長速度的戰略目的,電動車發展越慢豐田的燃油車仍舊能保持龍頭地位


  • Yi Liu 20年前照明巨人飛利浦半導體部門內部一群人看好並支持LED固態照明的未來,於是和當時高亮度LED霸主美國的HP合資成立了世界第一家LED固態照明公司Lumiled,然而Lumiled衝的非常快幾乎要取代傳統照明,飛利浦的照明部門非常痛恨這公司所以在2005年趁著Agilent不想再玩LED時如數將Lumiled股權吃下成為完全的控制公司,目的是拖延LED固態照明的發展。這事件是從原為Lumiled的CEO後成為飛利浦照明的執行副總離職跳到BridgeLux擔任CEO時所述。這策略現在豐田汽車如出一轍的重演在進行。


  • Vincent Chen 豐田汽車在油電混和動力車上投資研發得早,又能堅持到底,賠了十年,也沒放棄,所以最終在這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而其FCV戰略,是要能領先德國幾個車廠,尤其是達穆勒集團,在燃料電池車上多年來的研發成果,還有拉開與其他日本車廠的距離,所以他的燃料電池車也是搶先量產,而且聽他社長的宣示,他也有決心要連虧至少十年,等氫基礎建設成熟,...

    所有傳統的國際大車廠,混合動力車也都有在做,也很早都投入FCV的研發,也都有投入超過至少二十年的時間,現在漸漸看到成果,...


    請問,為什麼這些傳統汽車大廠,都不做EV?(除了BMW比較特例,不過也是玩票性質,i3的產量微乎其微。)以改裝與設計能力來說,任何一家傳統車廠要推出EV,都是非常快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他們都不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想一想。

    總之,他們不是全都是笨蛋,...


  • Vincent Chen 豐田的不收權利金,是有法律效力的,不像Tesla是臉書PO文而已,而且他只是在2020年前,只有五年,不收權利金而已,這表示,他放長線釣大魚,別的廠牌的車子,只要用了一個他幾千個專利中的專利設計,賣了幾年後,想改為不用這專利設計,就會很困難,然後就會嫌麻煩,而乖乖付豐田權利金,而且可以一直收到專利效期結束為止。

    這些FCV的專利,如果沒有別人要用,其實也是擺著發霉,本來也收不到啥權利金,更不要說拿來告人了,豐田這招,看起來很大方,其實很算計,是精打細算的日本人才會做的事,大家要學起來。


  • Wesley Wu 廣泛的影響力造就絕對的權力!這一招日本企業一直都玩的很轉


=====
巨人上場了!!!
Toyota 公司5日宣布將把其在全球擁有的約5680件燃料電池專利無償提供給相關行業企業。此舉旨在通過推廣燃料電池技術普及超級環保的燃料電池車。
全球最大家電展“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即將于當地時間6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幕。豐田在展會前宣布了上述消息。

  • Minson Lee 此舉應該是確實會對生態有影響,對EV的普及會有幫助是沒錯
    實際上真正在做汽車的和特司拉那種玩票的本質就有很大的差異,技術水準也不會是同一個層次的


  • Vincent Chen 嗯,看來Toyota這次真的是拚了。他把高壓燃料罐花費成本一個分成兩個,就有配重與內容積的考量。傳統車廠在結構與懸吊設計上,是很有經驗的,...

    Tesla主要的專利是集中在電池的防撞與隔熱包裝與電池管理系統上,其他的專利乏善可陳,據組內高手說,量產的ModelS的懸吊設計還有明顯錯誤。


  • 黃學正 接下來便輪Benz。。。!


  • Minson Lee 其實至今有一點還是沒有變的,那就是EV仍然在動力來源上需要本質性的進步,這不管是哪一家都一樣
    這些技術的開放,我想也是豐田希望進一步的刺激百家爭鳴的局面,但是回到台灣來看,大多數想吃這塊餅的廠商仍然是當消費性電子在做,我經常會接到洽詢的電話是由業務主管打來的,而且他們經常檔在工程師前面控制資訊,其實這很沒有意義,因為他自己也看不懂OEM或TIER1發給他們的RFQ
    要做這一塊的生意,不能用3C那種業務導向的方式作的.台灣的電子業和科技業繼續這樣搞必然要徹底失敗


  • CChang Yang 這個衝擊大,本週五晚大家見面討論一下………


  • Minson Lee 我今天又碰到一問三不知的業務主管打電話來問ISO26262還有EV的問題,結果又不讓我和他們的工程師談
    這些人很愚蠢的以為他是在保障他們的商業和接單的機密,所以連規格和需求都不能講,實際上我一聽就知道他們連RFQ都看不懂了,像這樣想幫他們忙都幫不上,他們要了解這種東西不能向3C那樣敝帚自珍才會有救


  • CChang Yang 巨人玩開放商業生態系....請鋼鐵人Greg Tsai來評論一下:
    .
    (Greg Tsai論開源社群) 建立開放創新平台-- 鋼鐵人實作聯盟初衷
    關於(台灣)商業生態系...
    也關於創辦鋼鐵人實作聯盟的初衷..
    "我們的技術厲害, 所以我們很有競爭力"
    這是我在台灣電子產業工作十多年來,
    所感受到的大部份科技業老闆心裡的OS.
    可是像htc 遭遇到產業競爭的基礎
    已不再是單純技術力在主導的時候,
    低端產品, 被成本控制能力的小米主導,
    而高端, 被擁有關鍵零件的三星牽制,
    為什麼追求技術, 卻未能如預期地主導市場?
    過去台灣的產業生態是基於競爭,
    總是想嬴過同行,
    再加上代工取向, 沒有制定產品規格的能力,
    於是, 自然而然去追逐技術.
    有了技術就可以拿到訂單,
    可是當眾代工廠的技術都提昇的時候,
    那麼技術還是關鍵嗎?
    如果能夠在思想上,
    一開始就排除 "競爭" 的思維 ,
    改採 "幫助別人" 的思維,
    建立一個平台, 創建一塊肥沃的土壤,
    降低其他人的門檻, 或是建立一塊利潤豐厚的品項,
    讓他人在平台上發展他們的創意.
    這樣的經濟規模肯定大不相同,
    就像Google map 的API開放給大家,
    有興趣的人就發揮他們的創意,
    做出很多LBS的App
    到現在Google map 的發展, 就連Apple 也難以抗衡,
    甚至是Google 對於手機廠收Google map 的錢,
    手機廠也難以抗拒...
    這是王者思維,
    古代的王是人民推舉出來的,
    是用來照顧人民的,
    因此, 他必須苦民所苦..
    要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
    商業生態系的創建者亦復如此.
    他是要讓參與的伙伴及廠商能夠在生態系中獲利.
    所以, 當年iphone 出來的時候,
    內建加速度計, 陀螺儀, 電子羅盤, 
    並沒有內建多少App 來告訴大家這些可以做什麼,
    可是N年後的今天, 
    我們看到這些Sensor 是由3rd party的app創意,
    來告訴大家這些Sensor 的意義.
    必須要深刻了解的是... 
    這些神奇的應用,
    絕大多數不是蘋果公司的發想.
    而是來自其他開發者.
    王者提供基礎建設, 而子民開墾開發.
    我們的電子業企業主,
    您何時可以放下競爭, 心懷世界呢?


  • 邱文福 開戰


  • Greg Tsai 有一個狀況,大家可以來思考一下,
    在公司裡總是有些員工特別有想法,
    會提出產品創意構想,
    不過,公司不可能去支持所有的創意實現,
    在公司的立場,通常會去想這對現在的收益有沒有幫助,
    就像 "創新的兩難" 一書所指出的,
    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創意未必能在短期內創造收益...

    Toyota此舉,至少它領悟到,光靠它自己內部的研發是難以突破困境,倒不如將專利開放,用來讓大家共襄盛舉,反而能夠透過眾人演化產品的力量來找到新方向。

    值得觀察的是..., Toyota 又將如何從這個專利開放中得到好處?


  • CChang Yang LV不怕仿冒照樣熱賣.......


  • 孫志宏 雖然是學人精,但是這顆震撼彈威力不小!!


  • Greg Tsai 統一規格,壓低價格,技術不難,量產困難。用開放這一招就搞定Tesla及中國政府的電動車美夢及潛在競爭者。


  • Vincent Chen 這邊又來糾正一個常見錯誤觀念:專利的技術內容,本來就是公開的,而且必須公開,還要詳細到他人可以輕易據以實施,引為己用才行。因為這樣公開了詳細與完整的技術內容,所謂專利說明書,他才能證明他對於社會整體技術進步有做出實質貢獻,才配得到國家為了獎勵他將技術秘密公開,而給他於專利效期內可以獨佔該技術所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權利(就是專利權)。

    所以Tesla與Toyota的專利,本來就是公開的,本來任何人都可以上專利局網站去閱覽其內容的,本來專利法就不禁止(甚至鼓勵)你去研究試製專利技術,做迴避設計,以找出該技術轉化為產品與量產時,更多可改良之處,產生更多發明,申請更多專利,...

    但是如果你要在專利國(這點很重要)實施(包括生產,販賣,要約,使用與進口)你的產品時,如果它含有侵害他人專利權的部分,那麼你就要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授權),不然專利權人就有權利提告求償禁售等。

    因為在那裡申請的專利,只能在那一個國家主張,所以,你可以大方參考/仿冒他人於他國的專利設計,生產製造使用都沒問題,只要不要銷售到該專利國就行。而這個本來也是專利制度設計的目的,讓技術落後國可以有抄襲技術先進國的機會。

    現在,Tesla所謂公開其電動車專利,其實是給有興趣仿製其專利設計者,免費的授權。而豐田的公開其燃料電池車相關專利,應該也是如此。


  • Cooper Hsu 燃電車的發展 有太多的錢要砸 台灣看不出有哪點優勢值得投入 倒不如發展 大國看不上的 ...淺見供參


  • Vincent Chen 專利是這樣子,人家看到就能照抄的,研發起來簡單的,那就要趕快申請專利,不然別人申請專利了,自己就慘了。而人家拿到產品,也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研發起來艱辛無比,那麼就不要申請專利,用營業秘密保護這竅門(Know-How),因為秘密如果保護得好,可以保持很久的技術領先。專利的效期,最長也只有二十年,而且申請後一年半,內容就會被強制公開,若申請到專利那還好,若沒申請到(技術內容不夠創新),還要教對手怎麼做,不是笨透了。Toyota在做好一部車上,還有許多Know How,它根本不在乎公開其燃料電池的相關專利。


  • Cooper Hsu 回想 豐田汽車 這幾年在油電引擎相關的設備 賣的很好 , 有多家同行直接購買使用..套這個邏輯 !.. 靠開放來影響產業標準 最後 讓大家去廝殺, 他來賺關鍵零組件 賣軍火的 兩邊都賣...販毒的自己不會去吸毒....


  • Vincent Chen 另外,氫燃料電池發展與使用超過半個世紀了,重要的專利早就都過期了,用在車子上,是有許多地方要調校與配合,例如氫儲存罐部分,但都不是燃料電池車真正能成功的重點。豐田是唯一量產燃料電池車的車廠,它當然希望其他人也投入,然後創造需求,好讓加氫站的設立,變成必須,..


  • 莊男 沒技術性的..用專利保護....有技術不容易模仿的千萬不要請專利....哈哈...就是如此


  • Greg Tsai 專利本來就是會公開,所以才說要觀察Toyota如何從中得到好處。
    如果可以從別管道獲利,這樣就不單只是開放授權的意義,而成為一種商業模式了…


  • 梁展立 大家覺得油價回跌的這麼凶跟豐田氫燃料電池車量產有關嗎..又促使豐田把專利共享....


  • Danwei Wen 我覺得豐田是想把餅快速作大,讓更多廠商投入後,才有機會扭轉目前汽車市場以傳統汽車為大宗的狀況。再者,廠商採用跟豐田相容的技術後,豐田才有機會變成制定規格的主要廠商,藉此建立在電動車有如傳統BMW這些大廠的地位。


=====
終極能源車??!!
=====
專利情報 : 豐田無償開放燃料電池專利來看電動車之機會 - 科技產業資訊室


 『
2014年1月6日,日本汽車廠商豐田宣佈,為推動以氫為燃料的電動車,將對其他廠商無償提供 5,680 項燃料電池相關的技術專利授權,包括燃料電池、儲氫罐、電池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專利。雖然無償提供IP智財專利,仍需先取得豐田汽車公司的正式使用授權,否則仍有侵權疑慮。

汽車巨頭--豐田決定開放燃料電池的專利技術,除了為推動氫能源電動車的發展外,更希望能為自家的電動車業務打開一條出口。在 2020 年年底之前,豐田無償授權的專利技術約為 5,680 項,包括有已經完成申請和正在申請中的專利,其中燃料電池組的專利約 1,970 項、燃料電池控制系統專利約 3,350 項,高壓儲氫罐的專利約 290 項,這些專利都是研發氫燃料電動車所需要的技術。為加快氫能源站的普及,約 70 項氫能源供給專利將無限期免費授權。豐田拋磚引玉,藉由專利授權免費給其他廠商的同時,也希望其他廠商能夠實現專利共享,共同推廣燃料電池車。


<專利情報 -="" a="">
2014年1月6日,日本汽車廠商豐田宣佈,為推動以氫為燃料的電動車,將對...
IKNOW.STPI.NARL.ORG.TW


=====
二戰時期費迪南保時捷博士為德軍設計的引擎增程電動重戰車[ 象式重驅逐戰車]~~
其正面裝甲厚達200mm,重量65噸,由於以當時的技術無法為重量超過50噸重的戰車製造變速器,所以該車使用的是油電動力,其原理是以汽油引擎推動發電機進行發電,這種驅動技術就可以直接省略變速箱,並擁有無段變速的功能,但缺點也不少,由於能量經過發電機的轉換效率極低,使其爬坡能力低下,而且大型馬達所造成的電磁噪音影響了無線電的通訊(這個問題直到戰後仍然沒有解決)。
1943年7月,該團參與了東線的「庫斯克會戰」,其中斐迪南式發揮了其強大的火力與防護力。在同年8月6日前,該團擊毀敵方502輛戰車、約100門野戰炮和20門反戰車炮,但同時他們也遭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失,90輛斐迪南式中,損失40輛,26輛隨時可動,24輛正在維修。
但出乎意料的是電力驅動部分,其故障次數出乎意料的少。而在火力和裝甲方面,它所搭載的88mm Pak 43不論是在面對蘇軍或是美軍的裝甲車輛幾乎都是一發一輛的情況,而厚達200mm的正面裝甲也幾乎沒有被擊穿的紀錄,但唯一的遺憾是其生產數量極少所以無法對戰局造成極大的影響。

繼續閱讀引用文章: 增程式(Range Extender)電動車(http://blog.udn.com/vchen123/1954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