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Chen 台灣的父母都喜歡小孩進大公司,或就任公教職,領穩定薪水過日。結果呢,越聰明的學生,讀越好的學校,就越沒出息。你看那大部份台清交的工科畢業生都在台灣各種代工業,以工程師名義去做作業員的事,哪有做研發創新的事,都是靠加班趕工賺爆肝錢,很少人會放棄優渥的薪水與分紅去創業。等到想創業時,包袱太大,技術不行,人脈不足,或年齡太大,所以一事無成,而且長期加班過勞弄成一身病,只得花錢治身體,庸庸碌碌過一生。
每到暑期,總有一波一波談「大學畢業生的能力」的報導或文章。有 學生來問我的話,我總是提醒他們要注意到,這些報導或文章往往都 是片面的,大多是基於個人經驗,讀的時候要小心,包括讀我的東西 在內。
例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李家同校長,最近又出來說話了:「談青年 就業 李家同:肯學就贏了」(http://news.rti.org.tw/news/ detail/?recordId=131523)。
他說大學沒有義務符合企業需求,只要把學生「基本能力」搞好,學 生能自我學習成長才不會被淘汰。他以自己為例,說只要具備學問和 一技之長,競爭力好就能生存。
你能說他這樣講有錯嗎?(請當做是找碴的練習)
我想,我個人並不反對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的學 生。事實上,有不少的大學生,不見得有辦法自我學習成長,即便願 意努力,自我學習成長的速度不見得夠快。
換句話說,像李校長這樣很聰明的人,學東西很快,即便在學校沒學 什麼,也能生存得很好;你如果從小學東西的速度就很慢,如果沒辦 法「開竅」提高學習能力,又不朝特定方向努力專精學習的話,如何 在業界與聰明人競爭?
坦白說,當前的問題是,每年有這麼多大學生,有人不夠聰明、有人 不懂自學、有人不夠專業、有人態度不佳。如果四個「不」都齊備的 人,雖然拿到學位了,請問業界會要嗎?大概不會,業界又不是慈善 機構。如果收集到三個「不」的呢?很危險。我想「兩個不」是及格 邊緣,「一個不」是常態分佈,「零個不」是大家都想搶的人才。
所以,如果你在大學只學些基本能力,除非你像李校長那樣特別聰明 ,否則你即便獲得了工作,大概得加倍努力提昇自己的專業度,才能 有競爭力。
每個人的資質高低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的路徑,還是必須考量自己 的資質和能力。當年錯誤的政策,貶抑「技職教育」,把好的技職學 校改制成大學,結果一大堆不適合念大學的人來念大學,當然成為問 題。
我很同情現在大學和研究所畢業生的處境,我長期檢討大學的教學內 容、國家的教育政策和產業政策、業界的經營和人才運用的方式,該 檢討的的確很多,但如果我是現在的大學生,我應該要知道,想辦法 提昇自己的能力,是操之在我的作法,在網路上在怎麼罵呀酸的,大 環境不見得會因此而改變,擁有實力,才有與資方討價還價的空間。
因此我個人希望這個社會有多一些很聰明、很努力、很專業的人,去 嘗試創業、帶著團隊到國外去競爭,讓資方知道,好的人才是有的, 是他們不會用,不懂善待,不會培養,也不是能夠隨便招來的。
這個社會應該要有的「菁英」,是那種真正有能力、有情操、肯為人 群做事的人。今天很多的在位者以及所謂的菁英,並不是我心目中所 肯定的人,更不是我能尊敬和追隨的,這是傳統教育的失敗之處。而 多年鎖國內鬥和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下,更造成社會大眾對於菁英的 失望,以及對於菁英教育的莫衷一是。然而,如果沒有足夠多能幹的 菁英,國家對外的競爭力,從何而來?
教育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在國內打敗不如己者,獲得個人的生存繁 榮空間,那我會對於這樣的目的感到失望,也不會想為這樣教育環境 掏心掏肺。如果一流大學的畢業的學生,多數都向權力中心靠攏,只 顧著自己的名利,而不是想著如何幫助和帶領國人到國際舞台上發光 發熱,那台灣會陷入當前的窘境,其實並不意外。這些在各界掌握權 力的人士,無論是產、官、學,直接或間接造成這樣結果。
至於說,大學有沒有義務符合企業需求?我想,大學要有前瞻性,當 然沒有義務聽那些只看短線的企業說的話。但是沒有義務,不表示不 需要、不能夠這樣做。如何讓大學畢業生有足夠、甚至卓越的專業能 力在業界擔任要職,是大學各系所應該多想想的問題,而不是撇得一 乾二淨,反正我每年都教些基本能力,或是作理論研究就好,業界的 需求與我何干?這就是目前大學令人詬病的地方。
有人錯誤地以為,「符合企業需求」和「學術卓越」,是魚與熊掌不 可兼得的目標。這是因為台灣的業界多數看短線,學界多數偏理論或 鑽牛角尖,兩者漸行漸遠的緣故。要魚與熊掌兼得,有其難度,但並 非不可能。假使今天業界開始注重研發,學界開始重視實務研究,還 必須投入足夠的教學和研發資源,才有辦法支撐起頂尖的教學研究項 目。美國著名的大學,往往有許多企業捐款贊助教學和研究,不需靠 政府的力量,這是台灣業界可以參考的方向。
說專業課程完全不重要,只要基本能力(國英數+基本理論操作)就 行的話,我覺得也過於偏頗。一流的大學需要設法在專業上發揮影響 力,而不是在學術的象牙塔裡畫地自限;積極創新的業界也需要有開 創性和企圖心的人才,而不是天天招募那些能按表操作、聽話耐操的 業務員。
如果想培養專業、提昇核心能力,大學高年級和研究所階段是最好的 時候。除非你天縱英明,最好不要認為專業的東西日後再學就行了, 也不要認為只要能輕鬆拿個學位,修什麼課、找誰當指導老師都無所 謂。我知道不少研究所的學生,成天想混,除了個人因素之外,學校 或業界給他的觀感不佳,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曾經有幾位論文是做理論研究的台大碩士,到我們實驗室來擔任研究 助理,說是想轉換跑道,來學做與業界關係較高的系統研究。結果抱 著原本搞理論研究的心態不放,搞了幾個月,學習狀況還比不上剛進 來的碩班學生,最後放棄了,說「隔行如隔山」。今天有些高度發展 的領域,不能光靠資質吃飯,需要時間去累積專業的。
以上藉著李校長的話,談到了「基本能力」「專業能力」。有幾位朋 友分享了這篇(http://www.wetalk.tw/ thread-16159-1-1.html)也是基於李校長的話來談教育的,作者將李校長講的「基本能力」 延伸成為「核心能力」,我覺得頗值得思考的。他說大學應該教學生 以下的核心能力:
- 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邏輯的能力
- 與人溝通的能力
- 團隊合作的能力
- 追求卓越的能力
- 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如果大家去查一些大學的課程大綱的話,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課程都在 訓練學生這些核心能力。但是大家好像都覺得學校沒有好好教學生這 些核心能力,落差為何如此之大?
首先,教學這件事要成功,必須老師願意教,學生願意學才行。我在 台大快教滿十年了,我發現願意主動學習上述核心能力的學生並不多 。很多學生只想直接學解已知題目的方法,而不是學習解那些沒有標 準答案的題目。公式套多了,解題不是靠推理,實驗數據不會驗證。 看著一堆學長「成功地」進到大公司賣肝賺大錢,是否覺得追求卓越 也不過如此?比較多人會嫌教授教得沒有補習班老師清楚,比較少人 會主動找課外參考資料來課堂上討論。從小沒需要團隊合作和與人溝 通,到了大學裡面大概也不想開始培養這些能力。
二十九年前,我進台大,沒聽說課程大綱裡面有這些核心能力,也沒 有教授特別來教這些,但是我在大學四年,做六學期專題、參加專題 競賽、跑光華商場、每天打排球、在圖書館找論文,不知不覺地把每 一個核心能力都訓練到了。
你說我特別聰明?不會。我們班上聰明的同學很多,我絕對不敢跟他 們比國文、英文、數學等基本能力,所以我到處學各種專業課程。我 敢說,就數量而言,我在大學時學到的與專業相關的東西遠比大多數 同學多,這也算是我生存和競爭的方式。
當時我做專題的夥伴,來自於輔大物理系,他考運很差,卻是我看過 最喜歡動手做東西的人,時常跑到台大,用台大的資源。各位今天喜 歡搞「自造者」(maker)做東西的朋友,如果到他家看過,才 知道什麼是真正的maker,他到現在還在做東西,樂此不疲,以 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過有趣的日子。如果他生在矽谷的話,可能是 像Steve Wozniak一樣的怪才,早就發了。
很多人透過各種方式獲得「核心能力」。就像玩RPG遊戲一樣,能 力應該是自己想辦法賺來的。如果是花用真實世界的錢,去買遊戲世 界的寶物,那破關有多大的意義呢?同樣的道理,光是靠父母的財富 、人脈,不靠自己的努力,能夠活出什麼樣精采的人生呢?
當然,如果有想學這些核心能力的學生來找我,我很樂意分享我的經 驗,我的課程中也盡量提供訓練這些能力的機會,但我必須說,學生 的學習意願和習慣,是學習這些核心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些能 力都不是老師能用填鴨式的方法灌入學生的腦袋裡的,學生必須主動 才行。
沒錯, 當學生時,就是要主動積極學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者主動問老師,才 會學得多、學得好。都進大學了,還不主動掌握自己的人生,還等什 麼時候呢?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的資質、能力、興趣、方向,趁著還 在學校的時候,幫自己補充欠缺的核心能力,學習未來會需要的基本 和專業能力。但學習的規劃和執行,大部分是學生個人該主動做的事 情,責無旁貸。
例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李家同校長,最近又出來說話了:「談青年
他說大學沒有義務符合企業需求,只要把學生「基本能力」搞好,學
你能說他這樣講有錯嗎?(請當做是找碴的練習)
我想,我個人並不反對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的學
換句話說,像李校長這樣很聰明的人,學東西很快,即便在學校沒學
坦白說,當前的問題是,每年有這麼多大學生,有人不夠聰明、有人
所以,如果你在大學只學些基本能力,除非你像李校長那樣特別聰明
每個人的資質高低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的路徑,還是必須考量自己
我很同情現在大學和研究所畢業生的處境,我長期檢討大學的教學內
因此我個人希望這個社會有多一些很聰明、很努力、很專業的人,去
這個社會應該要有的「菁英」,是那種真正有能力、有情操、肯為人
教育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在國內打敗不如己者,獲得個人的生存繁
至於說,大學有沒有義務符合企業需求?我想,大學要有前瞻性,當
有人錯誤地以為,「符合企業需求」和「學術卓越」,是魚與熊掌不
說專業課程完全不重要,只要基本能力(國英數+基本理論操作)就
如果想培養專業、提昇核心能力,大學高年級和研究所階段是最好的
曾經有幾位論文是做理論研究的台大碩士,到我們實驗室來擔任研究
以上藉著李校長的話,談到了「基本能力」「專業能力」。有幾位朋
- 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邏輯的能力
- 與人溝通的能力
- 團隊合作的能力
- 追求卓越的能力
- 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如果大家去查一些大學的課程大綱的話,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課程都在
首先,教學這件事要成功,必須老師願意教,學生願意學才行。我在
二十九年前,我進台大,沒聽說課程大綱裡面有這些核心能力,也沒
你說我特別聰明?不會。我們班上聰明的同學很多,我絕對不敢跟他
當時我做專題的夥伴,來自於輔大物理系,他考運很差,卻是我看過
很多人透過各種方式獲得「核心能力」。就像玩RPG遊戲一樣,能
當然,如果有想學這些核心能力的學生來找我,我很樂意分享我的經
沒錯, 當學生時,就是要主動積極學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者主動問老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