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最重大的新聞就是美國參議院通過《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眾議院已於本月9日通過),該法案與台灣有關的有兩大重點︰
一、授權對台灣未來五年10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法案將送往白宮,等待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
二、美國政府計畫自明年秋天起,派遣政府官員長駐台灣,在「安全保障」與「經濟政策」等方面強化與台灣合作。
·
所謂《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是一系列美國聯邦法律名稱,這些法律明確規範了美國國防部的年度預算和支出。第一個NDAA於1961年經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美國國會主要通過兩個年度法案來監督國防預算,即《國防授權法案》和《撥款法案》。
·
除了100億美元軍援,法案也授權提供台灣最多20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FMF),還款期限為12年。並包括授權總統動用「總統撥款權」,每年可從國防部庫存挪用價值10億美元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給台灣。為加速交付軍備給台灣,法案也要求國務院與國防部,須優先並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不得以包裹出售為由延遲處理。
該法案賦予台灣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南翼及東南翼國家、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及菲律賓同等待遇,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將台灣打造成包含彈藥及其他適宜防衛武器的「區域應變軍備庫」。
·
關於輪派官員長駐台灣則由《日本經濟新聞》批露,報導指出負責這項派駐計畫的西太平洋研究項目事務局局長,先前表示如果《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年底前順利通過,計劃明年初開始招募人選,並於9月派赴台灣。
法案明確記載將派遣政府官員至台灣,每名官員派駐台灣為期兩年,第一年學習中文,第二年則進入行政機關或立法院工作,且派駐計畫將每年實施。派駐員額預計是每年10人,將從經濟、安全保障有關的部會開始招募,但不能從情報機關招募,美軍武官也是招募對象。報導稱美方與台灣行政、立法部門相關人士在11月底至12月初,已協商該派遣計畫。
美國派官員長駐台灣的表面理由,是為了因應美中兩國對台灣議題的對立,美國政府認為派官員至台灣的行政機關,能熟知台灣決策過程等,有助於台美之間的合作。美國將更深化與台灣在安全、經濟等方面的合作,以面對中國對台施壓。過去美方人員派駐台灣一般為期僅幾個月且不具官方身份,這次改變顯得非比尋常。按時機點,令人聯想到是否與民進黨縣市長選舉大敗有關。
對於中國在各方面的威脅,法案要求相關部會首長,擬定計畫因應中國資訊戰、網路攻擊、傳統文宣戰及推動「統一戰線」的脅迫或收買台灣黨派等行動,並要求美國總統在法案生效180天內建立跨部會小組,以對抗中國經濟脅迫行為。
·
美國大動作「挺台」,除了延續第一島鏈從沖繩群島至台灣的圍堵防衛,保衛美國生命線的晶片供應鏈也是主要原因。這表示以台積電為主的半導體「矽盾」已真正成形,畢竟全球高階晶片超過8成由台積電生產,即使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4~5奈米晶片廠投產,也不過是台積電產能的2%,且晶片生產後還要運回台灣封裝。
後續要觀察的是台灣在美國戰略地位是否會「南韓化」,也就是美軍駐台的可能性。由於正式駐軍非常敏感,比較可能的是延續美國過去派駐「退役」武官駐台,將觀察、協訓台灣部隊的行動,規模化、建制化、長期化。
·
美軍將協助台灣完善「博勝案」,即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各戰略執行層級聯戰中心,同步進行作戰指揮管制。主要為整合長程預警雷達、空中預警機、防空反艦飛彈,及軍艦、戰機的戰場情資與協同訓練。美軍將與日本整合台灣三軍「多重通資網路」及作戰指揮系統,形成綿密的聯合監偵與戰場管理平台,以因應中國軍事威脅。
美國也將在台灣島內儲存大量的武器彈藥,將台灣部署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軍火庫。美軍未來協防,只要運輸機將大批輕裝士兵運抵台灣,就可以立即投入作戰,減少後勤支援補給時間,也算是另一種型態的駐軍。
美軍在沖繩及南韓等地區,總計有超過5萬人的兵力,在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及更遠的新加坡都有海軍、空軍基地,可在很短的時間內集結大批兵力,以防台海有事。
·
當然,美軍協防台灣還是以嚇阻中國冒進為主,不是「為台灣而戰」,台灣也必須作好單獨面對中國全面入侵超過3天的戰備部署與防衛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