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改為「三隔四篩(3+4)、重點疫調、主動通報」實際的考量,是地方政府防疫量能,和很多人心裡明白卻不敢講的經濟因素。
這個改變,標誌著臺灣防疫戰略目標的轉型:從防止感染,轉型為聚焦防範死亡與重症。
因大量匡列隔離帶來的地方政府行政壓力及經濟影響會降低,也可以更集中醫療資源,聚焦在確診者的照護(尤其是高危險群)。
但仍然需要小心注意,未施打疫苗者的仍有較高重症、死亡率,會是潛藏的危機,醫療體系的量能仍有可能被大量案例衝擊,以及Omicron感染者的長期追蹤(long-covid的研究)。
原本的疫調標準,平均1個確診者會匡列超過10人。就算以簡化過後的「重點疫調」來估算,一個確診者可能至少還是要匡列5人(以平均2同住、3同事或同學計算)
以台北市而言,現在疫情規模大約單日1千人確診。若疫情規模擴大一倍,到單日2千人確診時,原本疫調,每日會新增匡列2萬人隔離。改重點疫調也會每日新增1萬人隔離
若居隔天數是10天,每天新增2萬人,同一時間可能會有20萬人隔離中。每天新增1萬人,也會有10萬人隔離中。
以全國而言,單日確診1萬人時,若按原本疫調匡列標準,至少每天新增10萬人居家隔離,隔離10天,就是同時100萬人居隔。
就算改成重點疫調,也可能達到同一時間50萬人居隔的規模。對於勞動力會是很大的減損。
如果全國各縣市政府,每天除了處理1萬個確診,還要通知5萬人隔離,公務員連電話都打不完。若其中三分之一沒辦法一人一室,至少需要16萬多間防疫旅館。各縣市肯定無法負荷。
新標準會不會太寬鬆?有些人覺得太衝了。不過,新北市(藍)和臺北市(白)都公開表示過類似「3+4還是要居隔,還是很難做。希望以篩代隔」的態度。顯然是認為行政負擔還是過大,似乎隱含著希望更寬鬆的方向。
這是平衡各方需求後,尋找出的方向,不代表一定是真理。執行的結果,必須依照實證結果做調整修正。
但現實是,連資源最豐富的首都,市長柯文哲都在議會坦言,現在這套不改玩不下去。
如果不要案例上升這麼快呢?就要採取更嚴格措施切斷傳播,例如升三級或封城。
但中國的經驗告訴全世界,封城也不一定有用。經濟損失可能遠超過醫療支出,餓死的可能比病死多。原本自傲是中國最進步、最富裕的上海,也被封城搞得天下大亂。
現在的主流株Omicron,重症死亡率約0.5%。相較之下,升三級或封城的社會成本相當高。
但我們必須注意,目前台灣還有15%的65歲以上老人,以及22%的75歲以上老人,是「一劑疫苗都沒打」完全沒有保護力。
相較於美國,65歲以上有超過95%至少打過一劑,90%完整接種;75歲以上有85%完整接種。台灣高齡銀髮族的疫苗施打率,是令人擔心的。
醫療的能量,從行政通知和居隔管理釋放後,可以更聚焦在確診者的照護。而公衛的推廣,如何積極提升民眾接種疫苗比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目標。
如何確保未打疫苗的高危險群的健康?如何避免住院、重症過多,超過醫療體系量能?這是政府必須思考的課題。
許多民眾也擔心,Omicron症狀雖絕大多數輕微,但是否會有長期後遺症?尤其是孩童染疫,長期而言如何?也有待政府投入資源積極研究。
我還是主張,現在的防疫目標應該是「重症降到最少、輕症有效控管、社會正常運作、全民維持生活」。
目前的政策,是往正確的方向。但在執行細節上,必須讓地方政府趕快跟上腳步,也要詳細溝通讓人民被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