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言:美方希望台積電取得英特爾晶圓廠的 20% 的股權,不具備控制權。
這個發展比較合理,畢竟Intel賠成這樣,一季就慘賠180億美元,原來的股東或銀行都不願再注資,只能找客戶或競爭對手以股換錢。
客戶注資比較常見,就是確保代工廠不會倒閉,且擁有未來的產能分配權。但Intel的代工事業沒有叫得出名字的客戶,而大家有興趣的Intel 3與18A製程,似乎也遇到技術難關,沒有什麼進度,這時有興趣的客戶應該不會同意去當冤大頭,把錢投入一個良率差勁代工費用高昂的晶圓代工廠。
這時川普政府當然會請求在3奈米製程已經量產、2奈米研發順利的台積電,幫忙看一下Intel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然後這些要出錢當Intel股東的客戶,會要求要有台積電也會投資更會協助Intel處理其技術問題的保障後再投資Intel,其實也是情理之常。
而業者會出錢資助競爭對手,原因是不讓他倒閉可以避免反壟斷調查,又能得到未來由虧轉盈後的投資效益,這是業界常見的事情,IBM資助過Apple,連Intel自己也資助過AMD。
而且台積電以前就派過工程師到Apple去幫忙Apple解決,那時由三星獨家代工製造Apple設計的晶片時,所產生的設計與製造間各種磨合與調適問題,幫助Apple許多,自己也學習了不少,也才逐步把原來專屬三星的Apple晶片訂單,從第二供應商,到平分訂單,到獨享Apple訂單。
台積電如果派工程師去幫忙Intel解決其先進製程量產上發生的技術問題,不會發生機密外洩的事情,而且自己也會學到很多的,我是樂觀其成。
唯一可能不爽的是Intel,尤其是晶片製造部門,要被競爭對手技術指導,技術秘密也被看光光,不過情勢比人強,誰叫自己的良率這麼差勁,搞到公司要倒閉?而且配合的好,台積電技術指導後,真的良率提升,不但保住工作,還有獎金可以領,幹嘛不配合?
還有,台積電這樣入股Intel兩成左右,又技術協助Intel的3奈米及18A製程量產,會救了Intel,也馬上滿足川普政府宣示的晶圓製造的最先進製程(3奈米/18A)是在美國的目標,台積電自己不用再投資擴充美國廠或提前設置2奈米製程,只要照著原定計劃進行就行,還可以避開Intel謝謝收看後,馬上會面臨的反壟斷調查,而各大客戶也有第二供應商可以下單,且未來Intel的代工部門賺的錢台積電也可以抽兩成,台積電、Intel、客戶、川普政府,可說是四贏!